|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photocdn.sohu.com/20160402/Img443180794.jpg" alt="沙南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在博爱园祭奠张万林"></DIV><div align=center><FONT style="FONT-SIZE: 12px">沙南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在博爱园祭奠张万林</font>
已故的沙南社区居民张万林是一名曾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1958年回国后赴黑龙江开垦北大荒,离休后来到扬州养老。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即使是在离休岁月,他仍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与志愿服务上。2006年,张万林与夫人陈哲一同填表申请遗体捐献,2014年1月张万林在弥留之际,仍不忘嘱咐妻子对自己的身后事“按既定方针办”。张老去世后,夫人陈哲帮他实现了最后的心愿,完成了遗体捐献。98岁的张万林也成为扬州最年长的遗体捐献者。清明时节,沙南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居民代表十余人昨一同来到扬州博爱园,缅怀张万林同志。
社区的名人
生前热心公益,帮过很多人
昨天上午,沙南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居民代表十余人一同来到扬州博爱园,祭奠缅怀张万林同志。
“张老是我们社区的名人,不仅因为他捐献遗体的事迹,更主要的是因为张老在世的时候是我们社区最积极的志愿者,帮助过非常多的人。”沙南社区工作人员顾李扬告诉记者,“最早在1985年时,张老就在自己居住的曲江南路2号大院通道墙壁上张贴"黑板报",坚持每天在黑板报上更新当天的天气预报。后来为了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张老在社区里带出了一支百余人的文艺宣传队,自己任"队长"。部队文艺兵出身的张老夫人陈哲则担任"导演",现在我们社区的文娱积极分子都是当时张老夫妇带出来的。”
在邻居许阿姨眼中,张万林是一个既“小气”又大方的人。“张老对自己是出了名的抠门,他们家的家具都是破旧的,电器也没有几样,老夫妻两个身上的衣服也总是那么一两件来回换洗着穿。你说他们夫妻两个每个月退休工资那么高,就不能对自己好一点吗?”回忆起张万林老人,许阿姨的眼角有些湿润,“但说他小气吧,他对我们却是非常大方。我们文艺宣传队的演出服、道具都是张老自己掏腰包置办的,周围邻居哪家有困难,第一个伸出援手的也都是张老,他自己出钱为社区的小朋友购买书籍,前后有几千本,在帮助别人方面,他是真大方。”
活到老学到老
整理出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我们平时训练,他总是第一个到,打扫好场地,摆放好音响,遇到活动演出,他就是大后勤,在后面帮大伙提包、拿衣服。”沙南文艺宣传队的老队员陶雪琴提起张老,眼泪止不住地掉,“张老去世的时候,我在国外的女儿家,老嫂子(张老夫人陈哲)打电话给我告知张老去世的消息时,我整个人都呆住了,手拿着电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流满面。我女儿问我出了什么事,我告诉她张伯伯去世了,从小就喜欢黏着张老的女儿也抱着我泣不成声。今天前来拜祭张老,我女儿特意打电话来让我带上她的问候。”
顾李扬告诉记者,张万林老人在战争岁月里只读过三年书,但他退休后坚持跑图书馆、新华书店,查资料、买书,给自己“补课”。“张老曾整理出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将自己一生战斗工作中的所见所闻记录在读书笔记中,讲给后辈们听。一次,张老为了给江都路小学的700名师生作一场报告,他先后跑了十多趟图书馆,写了20多页纸的笔记。一场报告作了3小时,师生们听后个个叫好。张老自担任广陵区关工委报告团成员以来,给学校、街道社区居委会作报告200多场,受教育者超过20万人,可他没收过一分钱、没坐过一次车、没吃过一顿饭、没抽过一支烟,一切都是无偿的。”
转业坚持回扬
一直深爱他战斗过的扬州大地
昨天,沙南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一行还来到曜阳老年公寓看望了张老的夫人陈哲。
陈哲老人说,这一生能遇见张老,嫁给张老,携手走完一生是自己最幸运的事情。“我们两人一个是如皋人,一个是浙江海宁人,当年他转业的时候,领导曾给他安排去北京或者上海,被他拒绝了。他说战争年代他一直战斗在扬州地区,与扬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深深爱着这片土地,所以他坚持转业回到扬州。这么多年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我都尊重他的选择,正如我和他一起填写了遗体捐献申请,从未后悔过。他离开时也坚信我一定会完成他的心愿,所以他是笑着离开的,等到我走的那一天,我也会笑着离开,因为我会实现我们共同的心愿。”
通讯员 季红 记者 宫鋆煜 文/图
作者:宫鋆煜<SCRIPT>media_span_url('http://www.yznews.com.cn/yzwb/html/2016-04/02/content_772765.htm')</SCRIP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