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回复: 0

何亚福《人口危局》百谬(第二篇环境篇)

[复制链接]

主题

帖子

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
发表于 2024-10-16 04: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接第一篇观念篇http://bbs.tianya.cn/post-free-3846256-1.shtml)
  我们论证了“自由主义”是毫无可能性的“乌托邦”,那么何亚福的“生育自由”也就成了“乌托邦”。既然人类不能有“随心所欲”的自由,那么同样没有随心所欲“制造资源”的自由。谁声称能够随心所欲地“制造资源”,那么他跟历史上欺上瞒下、最终破产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样,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骗术”。
  我们三生有幸,又看到了一种改头换面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就是何亚福的“人脑论”,他的口号是“资源有限,创意无限”。
  何亚福说:“所谓‘自然资源’,其实并不是纯粹‘自然’的资源,而是经过人的劳动或加工,才成为对人类有用的资源。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所谓‘自然资源’,其实是‘人造资源’。”(p81)
  “在‘人口论’与‘人手论’之间,虽然我更倾向于支持‘人手论’,但我同时认为,‘人手论’也有其局限性。我认为,更完善的理论应是‘人脑论’。‘人脑论’认为,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不是某一种自然资源(例如石油或钢铁),而是人的头脑中的智力资源。就某一种具体的资源来说,资源是有限的;但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的资源,只要有一个顺畅的体制,能够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优势,就能找到替代资源。‘人脑论’主张加大对人口的投资,大力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转化为人才资源。”(p127)
  何亚福还举了例子:“那么,当石油用完之后,是不是人们就不能开汽车了呢?当然不是这样,因为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的资源。俗话说:‘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其实最根本的,最大的资源就是——人的智慧。”(p82)
  “所谓‘资源不足’,其实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人类利用资源的技术和能力的稀缺。”(p82)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稀缺就蕴藏着巨大的回报,就是投资热点,投资就会带来创新,这是人类生产和科技取得进步的动力。在一个合理的社会里,只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没有什么自然资源的稀缺不可解决的。”(p87)
  我想,何亚福应该得到诺贝尔奖,因为他的发现从此让人类无“后顾之忧”了。
  什么是资源?资源就是对人类而言,可资利用的物质,比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这些物质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
  阳光在人类使用之前,有一点人为的因素吗?难道不是纯粹“自然”?何亚福会觉得阳光是人跑到太阳上造出来的?
  同样,空气何时不纯粹“自然”,难道人类呼吸的氧气、氮气都是自己造的?
  还有水,森林,草原,土地,动植物、矿藏等等,都是人类出现之前,地球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逐渐积累起来的,哪里有一点“人造”的影子?阳光、空气、水,都是直接可以使用的。
  人类还可以采摘植物果实供自己食用。在近代化学工业出现之前,人类几乎所有使用的财富都是从自然获得的,直接加以利用的,只是自然界出产的价值不一定正好符合人类的需要,需要用物理的方法剔除边角冗余、裁量变形组合成自己需要的食品和物品,这种加工并不意味着是人类制造了资源。马克思指出:
  “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然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的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集,第95页)
  近代以来,人类发现了物质元素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合和分解的化学效应以及生物效应,从而打开了利用矿藏的大门。地球上许多埋藏在土地中的元素通过化学装置得到了提炼,有许多物质之间的化合和分解,变成了另一种人类需要的物质。这种变化在地球上一直在发生着,这些化学、生物学变化其实也是物质之间进行的,人类做的是,发现了这些规律,提供了更为纯净的装置条件,使得化学和生物反应得到更为有效的进行,而且,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物质和能量的总量,也就是说,人类并没有制造这蕴含在使用价值背后的物质和能量,它们只是形式上发生着变化而已。比如人造革,其来源就是石油;人造钻石,其来源是煤炭;人造的药品,其实是从自然界中的化学和生物中提取,进行化合而成的;海水淡化成淡水,其本质是海水中存在淡水,人类不过是应用技术装备进行提取而已;人造林,不过是人类收集了种子,进行了有计划种植等等。所谓“人造”,实际是人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规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和处理,进行物质性质、形态的变换,使之成为符合人的需要的物质价值过程。“人造”的过程,并不能改变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规律,也不能凭空制造出人类需要的价值。
  仅仅凭人类对自然界的物质加以采集、变换、利用的微小作用,就将自然界的几十亿年的自然过程,全部说成是人造,难道不是“贪天之功”吗?如果人类能制造资源,某些地区日照不足,人类能否“人造”一点日光?中国是个多地震国家,人类能做到让地球停止震动?中国的稀土资源十四年即将开采告罄,如何“人造”一点稀土?有些地区缺水,那我们是否可以不搞南水北调,直接人造水源?至于世界气候变化,人类可以造雨造风,改天换地?中国现在这么缺人缺技术,靠女性怀孕生孩子岂不是太慢太费工,直接用机器“制造”人,是不是更强?至于技术比别国差,直接用电脑置换掉落后的人脑,岂不是与时俱进?上述种种,可能吗?一件也做不到,人类无能为力。既然无能为力,“人造资源”何来?
  从逻辑上分析,何亚福说“其实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人类利用资源的技术和能力的稀缺。”这就与“创意无限”自相矛盾,既然说,“资源有限,创意无限”,那就是说人类的创意可以弥补资源不足,可是,何亚福同时又说“人类利用资源的技术和能力的稀缺。”等于承认人类的创意并不能填补“人类利用资源的技术和能力的稀缺”。这里不是自相矛盾吗?可见,何亚福的“人脑论”是彻头彻尾的欺骗,其实质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人胆论”。
  何亚福所谓的“人类利用资源的技术和能力”,必然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技术装备,没有脱离具体物质条件的“技术和能力”。这些社会条件和技术装备的根本来源就是自然资源。以人类的空间探索技术和能力为例,航空航天技术一方面依赖天文学和航空航天科学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依赖航天器、航空航天远程控制系统、航天所需的能源、以及航天员、航天航空技术人员等等。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上所有的环节和硬件全部来自自然资源,无一例外,设想缺了能源转化而成的电力,一切电子系统将无法运行;航天器携带的燃料基本是液氢——液氧,这也是来自于自然资源。谁能设想不需要自然资源的航空航天技术呢?其它任何一门技术莫不如此。
  而任何技术的软件部分,都来自于智力资源。可是智力必须在人的生命得以维持、大脑得到充分的养分供给前提下才能发育和发展,这些养分,人脑是无法自己制造的,只能来自于自然。一旦自然资源不能给大脑提供养分了,那么大脑就必然停止工作,直至死亡。大脑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生老病死,也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正是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反映。而智力资源的产物要成为现实,也必须依赖现实的物质资源基础,否则“创意”就是空话。
  何亚福声称,“‘人脑论’主张加大对人口的投资,大力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转化为人才资源。”可是对人口的投资能离开自然资源吗?所谓投资不过是将一部分与资本对应的物质财富投入到接受教育的人口身上,这个过程正是自然资源分配的过程。只有人口活着,并在一定时间不需要劳作,从老师、书本和媒体上获得信息和知识,并能加以运用,就是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过程。这个过程从资源的角度看,就是消耗资源的过程,老师生活需要消耗资源,作者写作需要消耗资源,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也需要消耗资源。
  另外,任何大脑的思考只有符合物质运动的自身规律,才是有效的,不然,就必然在客观规律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大自然的能量和物质运行,遵循着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规律,无非是外在的形式在人的干预下发生变动而已,物质的总量和能量的总量并没有发生改变。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就意味着地球上的物质总量和能量总量是有限度的,有的地方多,必有一方少。人的创意无法消灭规律,无法超越能量和物质总量的限度的,所以,就这点而言,人类的创意——符合科学规律的创意必定是有限的,不可能超出自然界给定的范围。
  明白了此点,我们就会发现,何亚福们的“创意无限”说,是非常荒谬的。地球只有一个,资源是有限的,创意并不能凭空“制造资源”。
  同样,“资源替代”说也不能推翻“资源有限”的自然法则。
  何亚福们认为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找到替代资源。于是,一种资源用完了,人类还可以通过“创意”找到新的替代品,替代品a用完,还有替代品b,以至无穷。
  可是,我们生活的地球真有这样的好事吗?水是一种地球上很普遍的资源,请问人类到哪里找到水的替代品呢?我们提高水的利用率,并不是找到了替代品,只是让他流得慢一点,利用率更高一点而已。如果水都找不到替代品,何亚福说的:“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的资源,只要有一个顺畅的体制,能够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的优势,就能找到替代资源。”岂不是就是空话?
  不但水,稀土矿也是不可替代的,稀土是由许多稀有金属构成的矿藏,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应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许多元素并不能由其它元素替代。
  另外还比如人类的生命,以及他的生存时间和空间,也是特定的资源。我们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时空来复制替代一个人的历史和生活。如果一个科学家死了,他的独特的思想和精神就失去了,我们找不到与他完全一样的教育空间和历史空间,能创造延续他的思想和精神。所以,一个时代结束了,给我们留下的遗憾,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也找不到任何资源来替代。
  即使是对于一些能源品来说,人类可以找到替代品,这也是相对的。我们已知,地球只有一个,它吸收太阳能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能源储备也是有限的,这种能源储备蕴含在森林、煤炭、石油、天然气、页岩气、铀等等已知和未知的物质里面。当我们用完了一种能源,找到另一种能源替代品的时候,实际是变换了能源利用形式,消耗完的能源已经耗散,无法挽回了,“替代品”并没有替代已经消耗的能源,只是形式上接近而已。实际上,能量已经是替代物质中的能量了,根本不是一把榔头用坏换一把榔头的“替代”,因为时过境迁,我们已经踏入了新的能量流了。
  从本质上说,我们更替一种利用能量储备的形式并不能改变能量的本质,也不能改变能量的有限性。这种有限性既表现在总量上是有限的,就好像我们不能精确地说出我们身体的细胞有多少个,但是我们可以断定人体细胞数量一定是有限的。同时,我们也知道,人类在单位时间内从地球上开采的能源储备是一个有限的定量。无论如何替代,我们就可以推断,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开采是有限的,随着这种开采,我们储备的能量一定是下降的。这跟形式替代与否并无太大关系,也就是说,替代说,并不能证明地球的能源资源是无限的。就地球的能源储备而言,就是“用一点,少一点”。
  何亚福们所声称的“人类利用资源的技术和能力”和“人类生产和科技取得进步”的本质是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找到了“新”的能源储备形式的资源,应用了新的方法来开采能量,采用了更大型、更快速的技术装备,从而可以使得人类在短时间内的能量供应改善了。
  比如,人类发现了石油,研发了石油钻井平台、可以遥控的石油抽取技术、大型的石油运输管道、舰船、车辆、更精细的石油化学装置,这是一整套勘探、抽取、运输、分解、提炼化学物质的系统。人类能做的就是设计更先进的钻井平台从而将钻机能够打到地球的深处,石油的抽取能够更自动化,运输速度更快,化学提炼更为精细,但是,人类没有一种技术可以生成石油资源。
  袁隆平的粮食杂交水稻跟石油开采技术本质是一个道理。水稻杂交品种的改良本质就是提高农作物提取土壤中能量和物质的速率,并且能抗病虫害。但是水稻杂交品种并不能提高土壤肥力,而只能增加吸附和转化土壤肥力的能力,因此水稻杂交品种在提高产量的本质上是转化土壤中各种物质的能量,其速率越高,那么对土壤中有益物质的吸附转化就越多,土壤肥力下降就越快。土壤的肥力是有限的,如何保持土壤的肥力呢?于是就只能提高加大对土壤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而自然肥料是有限的,于是人类只能通过化学方法制造人工肥料和农药。可见,水稻杂交提高产量的能量来源其实归根结蒂也是来自太阳能、石油资源,是能量转化利用形式的变化而已。
  明白以上的道理,我们就知道,人类利用能源的能力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改进,不能改变能源储备的有限性。能源就能量的本质而言,根本没有替代的方法。更悲观一点说,人类在短时间内增加的能量消耗,实际是以能源储备消耗加速为代价的。当代人对地球的能源储备用得快一点,那么储备减少得就越快,比如石油、煤炭储备会下降,土壤肥力会下降,那么我们留给后代的这些储备就会减少,我们的后代靠什么来养活他们自己呢?
  至于说到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利用,这些能量看上去是无限的,但是仔细分析它们的流程,我们会发现,这些能量形式其实本质还是太阳能,不过是太阳能在地表范畴内,将太阳能储藏起来而已,太阳能将水蒸发到地球表面的高处,然后流动到低处,释放掉能量,这个能量是从太阳能转为为水能了,形式改变,而实质未变。风能也是如此。从宏观角度看,太阳可见光携带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就是有限的,落到地球表面只是这有限能量的一小部分,而人类利用的部分则更小。人类致力于这部分能量的开发并不能改变太阳到达地球光能的总量,也就是说,太阳能对于人类来说依然是有限的。
  人类不能制造资源,创意不能填补稀缺,资源总量还在不断减少,并且总量不能替代。何亚福们还能拿什么证明地球可以承载无限的人口呢?靠何亚福们的人胆?
   
   
   
   
   
   
   https://www.richdady.cn/wap/book/item-36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